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气血水相关理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生理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在大肠。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构成。结肠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扬构成。乙状结肠之后为直肠。其中乙状结肠和直肠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
大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改变的特点具有弥漫性、连续性。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黏膜及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肠腺底部隐窝处形成微小脓肿,这些隐窝脓肿可相互融合破溃,出现广泛的、不规则的浅表小溃疡,周围黏膜出血及炎症漫延。
随着病情的发展,小溃疡可融合而成不规则的大片溃疡,但由于结肠病变一般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很少深达肌层,所以并发溃疡穿孔、瘘管形成或结肠周围脓肿者不多见,少数重症或暴肆型者病变累及全结肠,并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本病病变反复发作,导致肉芽组织增生,黏膜可形成息肉状突起,称假性息肉。也可由于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纤维组织增生,致肠壁增厚,结肠变形缩短,肠腔狭窄。少数病例可以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的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以至损伤,坏死,黏液脓血随大便而下。肠蠕动亢进、收缩、扩张及痉挛可引起剧烈腹痛。黏膜的损伤使消化与吸收功能减弱,未消化的食物移至大肠,刺激大肠黏膜,使大肠强烈蠕动,肠内容物通过肠道过快,大肠不能充分吸收水分,致使大便内水分增多,产生腹泻。
气血水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相关性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在大肠,久及肝脾肾,病理表现责之于气血水的变化和相互影响。《景岳全书》有“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
现代医学认为,UC 发病主要与免疫以及遗传相关,而遗传素质和免疫失调与中医脾肾关系密切。肾藏精,主生殖,先天禀赋差异主要归于“肾”,而“肾”特别是“肾阳”与神经内分泌关系密切; 有研究认为中医的肾包括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在免疫调节、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脾为元气生成之所,主卫,机体免疫功能与“脾”的功能状态相关[1]。而肝郁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影响,即已有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因素是UC的一个潜在的诱发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可以加重疾病,并通过引起与压力相关的免疫反应功能损害而增强了疾病的易感性[2]。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表现气血水的相互变化中,气的作用是主导,而气的运动和机体的免疫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3],气、血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多发生变化,而补气、补血方药多能增强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气血水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气血水内至脏腑,外达经络,气主温煦,血为濡润,水能充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津血同源”,气血水三者共同调节以维持脏腑的生理。当此生理平衡被打破时,UC 发生,病理表现为肠间黏膜充血、水肿、坏死、溃疡形成,即为气滞血瘀,气虚气不摄血而血溢脉外; 气滞饮停、气虚饮聚,皆为水肿;
瘀血、水饮停聚日久,又可阻滞气机。气和血水之间互为发生,互为因果。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则为血,水血互患。
大肠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肠腑位于腹中,腹部乃肝脾所主,肝主疏泄,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肾中精气具有气化的功能,此为气之生理;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此为血之生理; 肾主水,脾主运化,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液,此为水之生理。
UC
可由多种因素而诱发,肝失疏泄,脾失转输,大肠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血行迟缓而瘀滞于肠间络脉,则为瘀血。脾虚,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溢脉外,可见溃疡出血。此皆为气病及血。肝郁克脾,脾虚,脾不运湿,久病及肾,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停肠间而为水肿。此为气病及水。瘀血、水饮作为病理产物停聚于肠间,又可进一步阻碍气机的运动,故其又是相互为患的致病因素。气滞血瘀,肝虚血少,血行不畅,血不利则为水。
脾不运湿,气不化湿,水不利则为血。血水互患,肠间病理表现肠黏膜缺血、坏死、水肿,大肠的功能受到影响,肠间水分增多,贮存、排泄大便功能失常,水粪杂下,并走肠间。气滞血瘀水停,腑气不通,肠鸣腹痛,腹痛即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
气血水之概念
气血水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脏腑的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水的化生,气血水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病理方面,气血水和脏腑之间,始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有: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的生成秉受于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之精气,以及从自然界吸入之清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化生,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 “人受气于谷”,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其重要,故《灵枢•五味》说: “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中医学以气的运动变化阐释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作用。通过气化作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血
血是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作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称为血之府。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主要来源是摄入的饮食物。《灵枢•决气》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充分说明了脾胃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循行于脉中,内达脏腑,外至肌肉、皮肤、筋骨,不断地为全身各脏腑器官提供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故《难经•二十二难》有“血主濡之”。
Contact Us
Chalmers Medical Building
328 Hwy 7 East Suite 201,
Richmond Hill ON L4B 3P7
Tel: 416 399-3888
E-mail: info@aahclinic.com
Conditions Treated
Effective Herbal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O Surgery!
Carolyn XU Treats Ulcer Colitis Successfully
Considering Therapy?
Resource Links
References
Donation
Great things happen when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Click Here to Send us your request
Tips
Questions about your first appointment or if your insurance will cover the cost? Find more information below.